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医院终端用药结构微调
来源:医药网发布时间:2013-06-06点击:2638次
生意社6月6日讯
医院作为药品销售最大终端,引导着药品使用的结构和方向。从近两年医药市场表现来看,医院终端销售规模持续攀升,用药结构微调。本文根据PDB数据库及相关资料,对国内样本医院用药结构进行系统分析,供医院药品市场研究参考。
2012年,全国22城市样本医院用药总金额与2011年相比,增幅达16.7%,较2011年的14.4%增长了2.3%。其中,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以及神经系统用药等六大类药物占整个医院用药份额高达76.0%。其中,神经系统用药增长最快,抗感染类增长率最低。
抗感染药增幅继续放缓
PDB数据表明,国内样本医院2012年用药总金额达到1148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幅达16.7%。但近两年增幅逐渐放缓。
多年来,抗感染药用药所含份额逐年减少,紧随其后的是心血管系统用药、血液及造血系统用药、抗肿瘤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免疫调节剂,份额则逐年增加。
2012年,若将抗肿瘤药与免疫调节剂分为两大类,则抗感染药物仍然是样本医院用量最大的品类,占总体市场的16.8%;其次是心血管系统药物,占比为13.4%;排名第三位是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占比为11.5%。前三大类药用药总金额占样本医院购入药品金额的41.7%。领先的五大类药份额均达到60.0%以上。这五大类药占据样本医院全部用药的3/5。
在我国药品市场,无论是产品数还是销售额,抗感染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立于各治疗药物大类之首。但近年来,抗感染药物在国内医院购药金额中的比重逐年下滑,其同比增幅亦低于医院购药总体增长幅度,2011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表明,针对抗感染药物的临床使用控制措施初见成效,特别是近3年来,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转向合理化。
心血管药降价不降速
PDB数据库样本医院数据显示,2012年,心血管系统用药占医院用药市场13.4%的份额,在各大类用药中居第二位。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常见病、慢性病的降压药和降血脂药是心血管系统用药的主力军。
虽然国家发改委于2012年3月调低了一批常用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价格,但该类药物市场仍然保持较快增速,其2011年至2012年各季度的同比增幅明显高于整体市场增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治疗需求增长强劲;另一方面,则因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动了治疗需求的释放。
潜力品类值得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全部药品大类中,神经系统药物是2012年用药金额同比增长率最高的药品大类,达到29.3%,市场潜力巨大;另外还有免疫调节剂、生物技术药物、呼吸系统药物、抗精神障碍用药等4个重点药品大类增速超过20%。但是,抗肿瘤药由2011年增长率23.1%下降为2012年的18.0%。2012年,受发改委降价等因素的影响,抗肿瘤药销售增长放缓。
神经系统用药连升七年
由2005年总计销售额326.9亿元到2012年的1148.3亿元,整体市场上升3.5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2010年呈下降趋势,但2012年开始回升;心血管系统用药、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抗肿瘤药、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免疫调节剂、内分泌及代谢调节用药等重点领域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样本医院抗感染类药物用药金额由2005年的85.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93.4亿元,上升2.3倍;心血管系统用药由2005年的45.3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53.7亿元,上升3.4倍;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由2005年的35.1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31.5亿元,上升3.7倍;抗肿瘤药由2005年的23.8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110.7亿元,上升4.7倍;消化系统用药由2005年的25.6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4.9亿元,上升3.7倍;神经系统用药由2005年的16.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2.3亿元,上升5.7倍;免疫调节剂由2005年的24.9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84.4亿元,上升3.4倍;内分泌及代谢调节用药由2005年的17.4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65.7亿元,上升3.8倍。
神经系统用药表现尤为抢眼,用药金额增长近6倍。神经系统药物份额连续7 年上升,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前十品种稳健前行
在2012年样本医院使用的全部药品中,有2200个被纳入统计范畴,购入金额前100位药品占总金额的51.6%,前50位药品占34.5%份额,前30位药品占24.3%,前20位药品占18.1%,前10位药品占10.5%。近两年来,居于前10位的品种位序大致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抗感染药在前20位排序中已不见踪影;神经系统用药中神经节甙酯2012年再上一个台阶,由2011年的第3位跃居到2012年的第2位;奥美拉唑由去年的第4位下降至第10位。
2012年样本医院用药金额前10位的产品(除氯化钠,为大输液)分别为神经节甙酯、人血白蛋白、氯吡格雷、前列地尔、紫杉醇、磷酸肌酸、多西他赛、胸腺五肽、奥美拉唑。其中,神经系统用药1个,神经节甙酯14.3亿元,增长率为26.3%;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2个,人血白蛋白13.0亿元、氯吡格雷12.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1.0%和19.5%;心血管系统用药1个,前列地尔12.6亿元,增长率为29.5%;抗肿瘤药2个,紫杉醇11.4亿元、多西他赛10.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0%和7.8%;心血管系统用药1个,磷酸肌酸11.3亿元,增长率为33.0%;消化系统用药1个,奥美拉唑9.7亿元,增长率为12.7%;免疫调节剂1个,胸腺五肽10.4亿元,增长率为17.0%。前10位产品中除奥美拉唑呈下降趋势、多西他赛增长放缓之外,其它产品均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政策影响不可小觑
通过对近年样本医院药品购入金额统计发现,尽管由于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医保制度、药品招标降价、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受限等政策的影响,药品购入总金额仍呈上升趋势,2011年放缓,但2012年有所回升。
在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医保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总体趋势下,医疗制度改革对药品终端及用药结构的深刻影响不容忽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