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行业资讯

    药品降价令为何成为涨价的兴奋剂


    来源:医药网发布时间:2013-05-15点击:2461次




    生意社5月15日讯    

        每一次发改委的调价,并没有促使药品真正降价,而是使得许多在调价范围内的低廉药品悄悄退出了市场,这也印证了市场预言“降价就等于下架”。根据记者的调查发现,从1998年至今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各类药品“降价令”已经有30次,每次降价都有10余种低价药品消失,这其中不乏低价中成药,同时应运而生了许多同功效的高价药品。

      发改委是个神奇的部门,它很容易让人错以为是物价部门。对于价格管制,它有一种天然的偏好,这种偏好来自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管住了价格就能管住市场。

      对药价偏高进行治理,这个无可厚非。但是管理者必须明白药价虚高的形成机制,高额的利润的流向以及市场所起的作用。管理者的作用是让市场透明,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和灰色回扣,医药分家,让患者有选择权,而不是直接干预价格。

      在一个漏洞百出的医药体制面前,发改委的降价令更像是一种仪式。每年他们都会穿着皇帝的新衣表演一两次,然后根据那种被他们用“降价令”降死的药品价格,乘以他们想像中的市场需求量告诉大众,本次“降价令”又让患者节省了多少多少亿的看病费用。

      降价令的最大作用就是让低价药速死。生产厂家立马改规格、改包装、改名称,比之原来的价格高数倍出现在市场。而被降的药,则成为了药品目录里一个个叹气的幽魂。而降价令本身,已变成了药品涨价的兴奋剂和冲锋号。

      发改委不知道这些吗?当然不!但他们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的。他们需要一份成绩单,考试成绩就是又如何如何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当然批考卷的也是他们自己,而不是老百姓。

      管理部门要明白自己在市场中的作用,要不然就会变成市场本身最大的问题。管制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权力也不是杀威棒。市场自有其运行规律,政府能做的就是保证市场透明高效运作。如果老是越位或是该作为的不作为,那么就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情形,降价令变成了诅咒,降谁谁死。


    返回

扫一扫,关注我们

Copyright 新奥2024免费资料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180035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