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儿科医生缺口逾20万 专家呼吁医改政策向儿科倾斜
来源:医药网发布时间:2012-06-12点击:2796次
生意社6月12日讯
我国儿科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存在严重不足、现行培养体系与儿科特征脱节。在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世界健康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两岸三地儿科住院医师培养研讨会”上,专家呼吁,医疗行政机构应当正视儿科医师紧缺和培训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医改政策应向儿科倾斜,支持儿科从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完善。
1999年,随着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目录调整,国内医学院校陆续撤销儿科学专业。同时,由于儿科医生责任重、待遇差,儿科医生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15年来,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在美国,每千名0—14岁儿童拥有1.36个儿科医生,而我国只有0.26个。按1∶1000的比例估算,我国儿科专业医生缺口逾20万。
数据表明,上海的新华、儿中心、市儿医疗三大儿童专科医院,2010年全年门急诊人数为269.6万人次,手术量为24482人次,而三家医院的医生总人数仅为592人。
随着上海进入新一轮人口出生小高峰,加上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对儿科医生的需求愈来愈大。
据透露,上海儿童专科医院的床位数近年内将从1164张增加到2400张,与此对应的儿科医生数量至少要比目前翻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介绍说,儿科专业取消后,新的为全国培养儿科医生的机制长期没有建立起来。医学生在学习期间,以受成人医疗教学为主,专门针对儿科医疗教学内容的比例非常少。
“儿科不是专科,更不是缩小的内科。儿科几乎覆盖临床医学的全部学科,需要全面的技术支持。”朱宗涵认为,儿科学应该构建一个综合的学科体系,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全面的医学教育,而不是照搬基于成人的医学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曾是我国儿科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上海交大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张艳萍介绍说,经过规划、论证,学校决定从2012年开始重设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儿科专业方向”,首批招收30人,课程设置除了儿科学外,还将恢复开设儿外科、儿内科、儿童保健学等,同时还将启动“本硕连读”改革。学校将根据今年招生的实际情况,今后每年再增加5—10个招生名额,满足上海乃至全国对儿科人才的需要。
对于儿科医疗机构人满为患的现状,朱宗涵建议,管理部门应该引导和鼓励患者去社区儿科就诊。“儿童专科医院可以去社区基层开设门诊部,或者与社区医院、二级医院挂钩,输出品牌和管理,让大医院‘沉’到基层。”
朱宗涵介绍说,美国将65%的儿科医生安排在社区,只有小部分疑难重症才转诊到专科医院。而我国,儿科医生绝大多数集中在少数大医院,社区基层的儿科资源少之又少。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刘锦纷透露,儿中心两年前与浦南医院合作开设联合病房,儿中心专家定期前去坐堂、带教,浦南医院骨干到儿中心培训,不但缓解了儿中心床位紧张难题,而且也带动了浦南儿科树立品牌。
为了从培训体系上改变儿科医生紧缺现状,上海本轮医改也已在酝酿向儿科、检验科、影像科、康复科等“急缺人才”倾斜政策。
上海市卫生局人事处处长许铁峰透露,下一步,将借助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逐步缩小不同医疗专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紧缺型医学人才在绩效工资上予以政策倾斜。
同时,上海卫生政策也将不断重视对儿科等学科的扶持,将设立“儿科门诊”、“儿科病房”等作为医院等级评审中的一项指标。
返回